2010年7月3日星期六

夏令营,结束了

本周五,被数百个家庭寄予厚望的、被某知名报纸关注并跟踪报道的、名师云集的条条大路通中国的夏令营结束了。
累死了都,可算是结束了。
一共五个周的夏令营,每个周都在不通的地方举办,自然也感受到了不通学校孩子们的风采。相比较而言在五个学校里面,我还是比较喜欢Hutchison和Laussane,两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比较听话而且能力都比较的强。至于Saint George Independent School和Grace Saint Luke School感觉还可以,野性最足的可能就Saint Mary's School了。
五个夏令营当中那些帮忙的志愿者中做的最好的就是Hutchison了,而Lausanne根本就没有(可能和他的孩子比较乖有关系吧),其他的几个学校做的都可以。在这些当中做的不是很好的可能就是圣·玛丽学校了,一则和她的学生质量有关系,二则可能是因为她是刚刚开始的第一个夏令营吧。坦白的说确实Huchison做的比较好。
自己喜欢Hutchison除了因为他们学校的志愿者和老师比较尽责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元就是他们学校的食堂的伙食真的是很好。以自己从高中到研究生吃食堂的经验来看,Hutchison学校的食堂简直就是五星级的待遇了,况且Hutchison也没有义务必须得给我们提供午饭。自己总共在Hutchison待了三天。第一天是热狗加蔬菜沙拉,那根热狗里面的火腿肠真不错,咬着很筋道;第二天是两个炸的鸡腿和蔬菜沙拉,那鸡腿炸的外焦里嫩的;第三天是一个汉堡加蔬菜沙拉,饭后还有一个冰激凌吃。当然每顿饭都有饮料供应。而这些都是免费的。赞一个。
想想其他学校的夏令营,伙食就没有这么好了。虽然每个营自己只有两天,但是那些饭菜实在难以下咽。第一天是Tasty Buffy的咖喱炒饭加一点素菜,只有蔬菜还可以勉强吃的下去;而第二天就是两个饺子加一堆炒面,只吃两个饺子。简直就是遭罪!还好自己只有每周只有两天,在第一天前使劲吃饱,好准备第一天的挨饿;第二天,饿点就饿点吧,毕竟明天就不用去了,回家再补补。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四个周。
整个夏令营里面最让自己开心的就是闲着无事的时候能和Griffin玩耍一下,他是瑞琪的小孩,蛮好玩的。经常在下午过一半的时候喊饿的家伙。不过因为谗言,他在Hutchison我只他玩过一天;因为他是瑞琪的孩子,不能把孩子带到工作的地方去。同是为人父母的,为什么不能相互的体谅一下呢?这件事情让自己更觉得有段话说的很经典“单位就是一棵爬猴子的大树,往上看全是屁股,往下看全是笑脸,左右看全是耳目”。
瑞琪和胡老师都蛮辛苦的。瑞琪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的,要看着家长们把孩子们一个个的接走,一两个夏令营下来她的嗓子已经完全变哑了。窃以为瑞琪是夏令营的这些老师中最辛苦的一个。胡老师每天早晨都要那么早的把我们送到夏令营的学校那里去,而且一般都是要开办个多小时的车。当然这些事情都是一些良心活,如果凭着那点钱的还真不一定会去(那点钱到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影儿呢)。
夏令营的那些学校确实硬件都不错,基本上每个学校都配备的是苹果机,Grace Saint Luke School那里居然教室里面都有烧制陶瓷的设备。看到这些就让人想起那些强调初级阶段的人来了,其实说白了就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。看看他们学校的后勤人员的服务态度,再想想我们读书的时候那些后勤的大妈、大婶们的态度,对比鲜明的很。等到学生媳妇熬成婆,还会有多少好气象出来?
7月的2号,夏令营结束了。最后的一天原本是没有自己的课程的,但是自己还是去了一下,毕竟是最后的一天。好聚好散。Memorial Day的小长假之后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夏令营,而我们的夏令营结束之后又是Independence Day的小长假。这是多嘛的有意义。
重温一下林肯当年在葛底斯堡的演讲。of the people, for the people,by the people,民有、民治、民享!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